<pre id="psvi9"></pre>

  • <ruby id="psvi9"><div id="psvi9"></div></ruby>

  • 加載中...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在線學堂 > 史韻流香

    史韻流香

    我國何時開始有饅頭、包子、餃子、面條、元宵粽子等食品

    發(fā)布人:管理員 發(fā)布時間:發(fā)布時間:2006-04-07

    包子:大約在魏晉時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。本來包子的原名叫“饅頭”。宋代高承《事物紀原》引《官小說》:三國時,諸葛亮征服孟獲,改革了當?shù)嘏`主用人頭祭神的惡習,而用面包著牛羊豬肉來代替,“后人由此為饅頭”。晉代束皙《餅賦》說:初春時的宴會上宜設“曼頭”。這里的“曼頭”就是包子。至于包子這個名稱,則始于宋代。北宋陶谷的《綠荷錄》就談到當時的“食肆”(賣食品的店鋪)中已有賣“綠荷包子”的。南宋耐得翁在《都城紀勝》中說,臨安的酒店分茶飯酒店,包子酒店,花園酒店三種,包子酒店專賣鵝鴨肉餡的包子。可見此時包子這種食品已經(jīng)很普遍了。

        餃子:我國原無餃子,只有餛飩。漢代楊雄《方言》說:餅謂之飩,或謂之餛?!罢f明當時已經(jīng)有了一種類似后代餛飩的食品。餛飩之得名,據(jù)《資暇錄》說是”以其渾沌之形”的緣故。將餛飩做成偃月形,就成為餃子。此物起于隋。在新疆吐魯番的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保存著完整的餃子,說明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(jīng)傳到了我國的邊遠地區(qū)。

        元宵:南朝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中只說正月十五日吃豆粥,未說吃元宵。用浮圓子即湯圓作為正月十五的特殊食品,起自宋代。南宋初周必大《平園續(xù)稿》中說正月十五煮食浮圓子一事,前任沒有作品提到過。因為舊歷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,所以浮圓子后來就得名為元宵了。

        面條:因為漢代將一切面食都叫作餅,所以湯面起初被稱為湯餅,湯餅又叫煮餅,不過湯餅和后來的面條還不一樣。宋代以前的湯餅,實際上是一種“片兒湯”開始,面條不是用刀切,而是用手撕。晉代束皙《餅賦》說,作湯餅又叫托,即楊雄在《方言》中說的“餅謂之托”及《齊民要術(shù)》所說的“麥 面堪作飯及餅饦”的饦。因為片撕的很薄,象蝴蝶翅膀,所以叫做“蝴蝶面”。至唐代則用案板,刀杖之類的工具來切面,而不用手托,所以又叫“不托”。但最初還是切成片狀。切成細條的湯面叫“索面”或“濕面”要到北宋后期才逐漸流行開來。至元代,已有將面條加工成“掛面”。

    分享到:
    智慧校園綜合平臺
    優(yōu)教班班通
    校訊通
    FTP
    校園辦公系統(tǒng)
    鄭州教育·文明博客
    鄭州市教育數(shù)字圖書館
    文明網(wǎng)
    教育信息網(wǎng)
    版權(quán)所有 ? 鄭州102高級中學版權(quán)所有 辦公室:0371-88926561 0371-88926562 教務處:0371-88926591 0371-88926592 數(shù)字地圖
    地址:鄭州市右江路1號 郵編:450000豫ICP備2020036059號-1 技術(shù)支持:羿??萍?/a>
  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_手活久久精品视频免费_国产中文视频_99久久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-游戏赚网 加勒比东京热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精品永久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
    <pre id="psvi9"></pre>

  • <ruby id="psvi9"><div id="psvi9"></div></ruby>